谈到段永平,他真是一个商界奇才,当年小霸王火的时候,没有人会想到日后的段永平巨头一路高歌猛进,创办了步步高,扶起了OPPO和VIVO,甚至一手带出了黄铮创办了拼多多。
1、很多老板没有意识到,用自己的身份证注册公司成为法人,意味着是公司的背锅侠。
而且有些老板一连串用自己名义扩张了十多家分子公司,全部都是用自己身份注册,觉得这样讲出去很有面子。
平时我们接触很多地产老板,大多用自己名义注册的公司、做的法人,而且注册资金很大,小的5000万,多的上亿;
再用这家公司去控股名下多个项目公司,有的甚至直接用自己注册的这家公司同时开发多个项目。这样子出去谈生意确实很有面子,很能体现自己的实力。
殊不知这背后需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,但凡名下其中一家公司出现了问题,所有的公司都会受到牵连,轻则项目暂停,资金断裂,重则倾家荡产,老板还有可能背上老赖的头衔。
尤其是去年开始市场下行,销售乏力,很多房企由于资金回收不力纷纷限制对外支付,导致被诸多供应商诉讼、查封、保全,法人被限高是常有的事。
因此这种房企的风险比一般企业要大得多,风险隔绝能力弱,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爆雷了。
因为每年老板名下的公司盈利都是打到自己的账上,意味着需要缴纳20%的个税。一年赚1000万,个税就需要200万。
所以老板可以成为法人,注册资金也不需要多,10万块钱即可。但为了避免是一人有限责任公司,可以与自己的儿女合伙,但千万不能与妻子。
如果你个人成立了一人有限公司,那这个公司就不能再出资成立子公司的,更别提孙公司了。这对于日后想要做大的企业来讲显然是不合适的。
其次,哪怕你和公司只有1分钱的往来,都可能承担无限连带责任,因为只要你不能证明公司财产是独立于你自己财产的,都应当对公司承担无限连带责任。是不是很惨?
杨超越注册公司,自己持股99%,拥有绝对的线%的宋亚萍则担任法人的角色。
言归正传,当你投资公司注册好以后,然后再成立一家主体业务公司,这家公司风险最高,所以自己不能成为法人。
而是利用家族企业投资控股,只要持股67%以上,即可拿到绝对控制权。而且这家公司每年的盈利都是打到家族企业的账户上,而不是你个人,还能节省20%的个税。
最重要的是不管主体公司亏损多少钱,你需要负责的只是家族企业的十万块钱注册资金。
这家公司同样是自己不当法人,可以让总经理去当,然后利用家族企业投资控股成为普通合伙人GP,这样一来,不管你持股多少,都能拿到100%的控制权。
而剩下的股权可以用来对内做股权激励,对外做资本引进,他们成为有限合伙人LP,享有分红权,没有决策权。
通过层层布局,你就实现了“小股控大权”的同时,还能规避相关的风险。这也是当今很多巨头企业创始人都在玩的股权架构布局,这也是为何很多企业的法人不是真正的老板的原因。
大家可以去看看行业内很多地产大佬主流都是这样的股权结构,比如龙湖、世茂、雅居乐等等。